隨著答案的揭曉,小蛇的出現引發出孩子們不同的聲音,有的很高興自己的猜測正確、有的帶著有點害怕的表情、有的興奮地向前想一探究竟。而在平復一切的反應過後,巫老師鼓勵學生們對小蛇一再地仔細觀察,並順著它身上的每一寸肌理進行拆解。老師讓學生們思考:自己害怕的原因,是怕牠的頭嗎?是眼睛嗎?還是舌頭?但不勉強對於還無法克服恐懼的學生一定要有所動作。漸漸的一些勇敢向前的孩子發現,只要一一拆解恐懼的部分,就能釐清恐懼的全貌。而原先以為的恐懼,其實並不真實的存在。這些回應帶動原本未能克服恐懼的學生,慢慢地幾乎全班的學生都能正視這條小蛇。出乎意料,有位學生希望能碰一下小蛇。巫老師高興的同意,並教導學生們在碰觸小蛇之前,應該用感恩及尊重的心情,來看待這隻犧牲生命,給他們上了這堂課的「小蛇老師」。
面對一條小蛇,巫老師卻將牠轉化成為孩子們人生學習上最重要的老師,這就是老師所講的從生活的「體驗和感動」中學習。為了保留最初這份寶貴的記憶,巫老師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做出屬於自己的「故事書」。以三人或兩人一組團隊合作的方式,進行分配故事的內容,畫出自己最有感觸的畫面,共同完成這本屬於大家的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