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泊爾 -那些在佛學院的日常

2024/07/30

尼泊爾 隔岸千里,心卻藉著教育相連

我們與 尼泊爾 創古佛學院相隔兩千多公里的距離,慶幸的是今年有許老師的常駐。我們才有機會更貼近佛學院所發生每個微小、卻令人心起漣漪的日常。

尼泊爾

這裡的學僧們不僅修持經文,佛學院也時常舉辦藏文、 尼泊爾 文、英文的演講比賽。多元的學習安排,顯示「終身學習」是所有人共同追崇的目標。

尼泊爾

尼泊爾 學僧情同手足

尼泊爾 學僧們在學院過著團體的生活,每天朝夕相處的他們情誼濃厚。上學放學時,會有較高年級的學僧牽著幼幼班的小學僧走;就連有一回小學僧受傷走不動了,大一點的學僧二話不說,馬上背起他走一段山路到診所就醫。

尼泊爾 學僧們慈悲浪漫的情懷

還有一次,課程結束後,天空突然滴下雨來,只見三個小學僧馬上將自己的衣服脫下、蓋在一隻小狗的身上, 尼泊爾 學僧們慈悲情懷令人為之動容。學僧們也會在校舍周圍建自己的小小農場,老師說大學僧比較務實一些,選擇種菜;小學僧們天性樂觀,種下了花。他們會輪流澆水照顧。

以自然取材為樂,心靈富足的 尼泊爾 學僧們

下課時,學僧有他們專屬的快樂時光。小學僧們會在空地上玩起躲避球的遊戲。而他們的「躲避球」是由一大坨橡皮圈所製作而來的。有時候,這一坨橡皮圈球會被當作毽子來踢;有時候球踢太偏了,他們也會用頭來頂。甚至有一回小學僧撿到一根木棍,下午他們就拿這根木棍當球棒,打起板球來。一坨小橡皮圈球,學僧們就玩的好開心,也賦予了它多采多姿的玩法。這也驗證了「快樂」,從來就不是建立在物質上,更多的是心靈的富足。

在困境中真實體會知足常樂的心

五、六月時,適逢 尼泊爾 的乾季,佛學院裡出現了嚴重缺水的情形。當時許老師每天來回上下山、扛著兩大桶水。煮飯、喝水,洗衣⋯⋯等所需要的水資源都得靠自己來。老師說經歷過她更能深切體會困境之苦,也更能理解學僧們安居樂道、知足常樂的情懷。

懷抱不變的初心,在助學的道路踏穩步伐向前

尼泊爾 佛學院很感謝許老師的到來,校長為老師掛上純白的哈達。感謝老師為教育的奉獻及付出,不僅為學僧們帶來了扎實的中文教學,一點一滴地分享也將為更多人帶來更多的啟發。教育的影響是很深遠的,如今被深深感化的我們,也將懷抱不變的初心,持續我們助學的步伐。

延伸閱讀

2019年尼泊爾助學行 – 偏鄉佛學院

德內ㄦ志工 在尼泊爾行程的下一站,我們來到了比較偏鄉的佛學院。 志工們帶來了餅乾糖果,還有一些文具和益智遊戲用 […]

2018年 不丹助學行-佛學院

“從玉樹回來,早上起床后還依稀夢境,想抬頭再看看玉樹的朝霞和藍天,發現人已然身處上海!唏噓自己為什麼會覺得恍如 […]

偏遠山區 物資-佛學院兩用燈

2020年起德內ㄦ新添了一款LED兩用照明燈,提供給位於中國、 偏遠山區 佛學院的學生。在山裡的佛學院因電力不 […]